《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后,招商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万山一把锁 2025.06.30 10:22:25 阅读:74 报告下载

自去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招商逻辑就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的招商,拼的是政策靠的是优惠,但现在不一样了,税返没了,那种靠着税返吸引企业入驻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招商越来越难的当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各地的园区带来了不小压力。


全新的规则框架之下,各地的平台公司该如何招商?市场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招商路径?值得深思。


1.png


众所周知,招商一直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核心。


以前的招商,相对来说是好做的,基本都是园区挑企业,甚至不用自己去找,就会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持续收缩的当下,,招商难度正在呈指数级上升。


其实,招商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园区实在太多了,载体供给也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在僧多肉少的情况下,无论是新兴科技园,还是传统工业园,都在绞尽脑汁,拼了命的争夺本来就不多的企业资源。


现在,本来园区就多,同质化还非常严重,数量更少的企业自然拥有了绝对话语权。反正,这家园区不满意还有下一家,下一家园区不满意还有下下家。


某东部开发区招商负责人就曾向方升大倒苦水:“以前一周接待两三波考察再正常不过,但现在,精心准备半个月,也不一定能有一家企业过来看看。”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少园区就算使出了浑身解数,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也不一定能吸引企业入驻。


外,企业扩张需求的持续萎缩,同样是导致招商难度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正在面临订单大幅减少、利润持续下滑的困境。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企业在异地设厂、新增产线等决策上的表现都是非常谨慎的。


一位智能制造企业CEO就曾向方升坦言:“如果不是核心环节的产业链一定需要增加配套,短期内,绝对不会考虑扩张的问题。”


据数据显示,2019年,制造企业的扩张意愿指数高达68.2;然而,到了2024年,最新的调研数据已经跌落到了41.3。


在这样的背景下,园区不仅需要应对企业选择增多的现实,还需要应对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的挑战。


现在,税返政策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在各种负面因素的叠加冲击下,园区的招商工作也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境地。


某西部高新区去年的招商项目数量同比下滑近40%,就是园区招商困境最真实、最直观的写照。


2.png


现在,招商难是一方面。然而,园区里面企业的流失问题,同样不容小觑。越来越多园区开始陷入既招不来新企业,又留不住旧企业的怪圈。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全国范围内,有超过60%的园区都出现过企业流失的情况。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企业的流失率甚至会更高。


没招到企业也就算了,现在还要眼睁睁看着园区里的企业不断流失,这对于园区来说,绝对是致命一击。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流失的企业中,有不少还是因为其他园区的租金更低、免租金更长而被挖墙角走的。


实际上,企业选择“跑路”背后,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了租金上。


当下,市场的招商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入驻率,不少园区不惜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租金来招揽企业。


这种做法,虽然有可能快速吸引一批企业入驻,但从长期来看,不仅会为园区的发展埋下隐患,甚至还会触发一系列负面效应,进一步加剧企业的流失。


招商过度内卷带来的低租金,也会直接导致园区收入的大幅缩水。租金收入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服务的收缩,园区自然没办法投入足够的财力物力来提升服务的质量。


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对园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不再满足园区只是提供一个物理空间的载体,而是希望园区也能够有更完善的配套设施,更优质的产业服务,以及更丰富的产业资源等。


随着产业发展逐步迈入深水区,园区的运营服务能力,逐渐成为了企业最后是否入驻一个园区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果不能满足企业在运营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园区自然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企业的青睐。


但现实情况是,园区的收入在锐减,自然没有那么资金投入到运营服务上去。


因为,运营服务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离不开财力的支撑。这样,成本上升就没办法避免。


如此一来,园区就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企业对高质量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却是园区因为资金匮乏而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园区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它们要嘛选择从园区中搬出去,要嘛干脆放弃入驻。


这最终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租金降低就会导致收入减少,收入减少就会导致服务质量下滑;服务质量下降又会导致企业流失,而企业流失又会迫使园区进一步降低租金以吸引新企业入驻。


如此循环往复,企业不仅会越来越难招,园区也会因此陷入到难以挣脱的泥沼当中。


3.png


招不到新企业,又留不住旧企业,已经不是某个别园区的困境了,而是全国数以万计园区共同面临的挑战。


现在,已经进入存量时代。一方面,新企业的涌现速度在放缓;另一方面,现有的企业数量又在不断锐减。很明显,市场里根本没有那么多企业可以招。


在招商难度持续攀升的大环境下,园区也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怎么留住现有的企业上面。所以,是否具备留商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想要打破留不住企业的恶性循环,园区就需要及时转变招商思路,从过往单纯依赖租金的竞争,转向综合价值的竞争。


在租金方面,园区应该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既考虑市场的竞争态势,又保证园区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短期内,降租、免租确实能够吸引一些企业入驻,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园区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想要在招商中脱颖而出,园区就需要通过更综合的价值来吸引企业。


在硬件方面,园区可以打造更高品质的办公环境,更完善的配套设施,为企业营造舒适、便捷的工作空间。


在软件方面,园区可以组建专业的产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然,成功留住企业之后,面对增量企业增长速度放缓的现状,怎么培育好现有的企业,帮助其发展壮大,也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因为,园区里的企业规模扩大之后,就会衍生出新的载体需求,这些企业不仅能够消化园区内的一部分载体,有效降低空置率,还能为园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出一个优质的产业生态对于企业的茁壮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不仅能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集聚,优势互补,还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现在,招商越来越难,我们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单纯的比拼租金,比拼政策,当大家都具备这些条件的时候,它们也已经不是优势了


在方升研究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后税返时代,企业留不住、招不来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了。面对这一困境,园区必须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并勇敢的直面这些问题。


因此,为了帮助园区更好的招商,提升专业能力,在本次方升大会上,我们特别邀请了行业顶尖园区公司代表,以及项目操盘手,与大家一起共同攻克当下的招商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