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山一把锁 | 2025.03.25 13:45:36 | 阅读:190 | 报告下载 |
最近,“杨铭宇黄焖鸡”因为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究其原因,不过是商家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与客户期望的物美价廉之间博弈失败的结果。
顾客希望尝到好吃又实惠的美食,而商家则渴望获得更高更丰厚的利润,在租金、水电,以及平台抽佣等固定成本卡得死死的情况下,商家就只能在食材上做文章了。
这种现象,其实和很多园区二房东的现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方面,二房东需要满足企业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另一方面,又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回报率。但现实是残酷的,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好事,注定很难出现在一件事情上。
在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二房东的日子是好过的。彼时的它们,既不用承担土地开发的天价成本,又没有招商无门的生存焦虑,只要成功接手到项目,就算坐在家门口,也还是有企业找上门来。
不过,风水轮流转,那种坐等企业上门的好日子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二房东,真的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企业数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锐减,载体供给却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二房东手里的项目也没人要了。
其实,抛开外部因素不谈,二房东之所以被企业们抛弃,主要还是跟其作天作地的“坑货”属性有关。
从二房东的角度来看,吸引企业入驻不是为了做慈善,最后还是要体现在收益上,毕竟盈利才是二房东的核心诉求。
对于企业来说,在选址阶段看地段、要服务、挑载体,无非也是希望能够入驻一家优质园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不难发现,二房东和企业的终极目标是有共通之处的,所以这也就会导致双方因为利益而产生博弈。
为了在这场博弈中占据更多优势,二房东往往会选择在水电、面积、服务质量等方面偷工减料。
偷水偷电、虚报面积只是二房东的基操,还有动不动就涨租金的,更有巧立各种名目收管理费、卫生费、排污费的。
可是,收了这个钱那个费之后,提供的服务却严重货不对板。长此以往,不仅让二房东的风评急转直下,他们手里的园区更没有企业愿意买账了。
在招商越来越难的当下,想要继续吸引企业入驻,势必就需要二房东在服务和租金上展现出足够的诚意。
但是,提供好服务从来不是空喊口号就能做成的,是需要切切实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去的。这样,成本上升就没办法避免。
运营成本上去了,但租金却没办法同步调整。因为,现在二房东本来就处在劣势,一旦提高租金,二房东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现在的情况就是,服务不提升、租金不下降,企业肯定不愿意来;服务和租金都满足了企业的要求,二房东又没办法生存。
面对各种负面因素的叠加,市场中,也就有越来越多二房东开始或主动或被动的退场不干了。
前面我们提到,早期二房东的日子可谓是风生水起,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
那时候,经济形势大好,载体供不应求,企业数量又多,再加上税返等优惠政策的加持,只要园区位置不错,租金价格合理,吸引企业入驻并不是件难事。
就这样,凭借着对政策信息的敏锐捕捉,二房东成功引进了一批又一批企业。
可如今,招商形势大不如前,园区空置率节节攀升,对于那些依赖租金收入维持生计的二房东来说,赚钱的路子自然也就越来越窄了。
在二房东的收入结构里,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于帮助地方政府引入企业落地后,所获得的奖励金。
可是,现在的招商本来就不是件容易事,再加上市场环境的波动,地方政府自己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活,更别提拿钱出来做补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二房东已经不再执着于后期企业落地的奖励金了,而是把重点转到了园区的前期策划阶段,通过轻资产运营的方式获得收入。
二房东的逻辑也很简单,希望可以在运营的前期回笼资金,既求得一份心安,也减轻了后续的招商压力。
但是,这样的想法却与地方政府的理念背道而驰。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的核心诉求就是推动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腾飞。因此,企业最终能不能落地,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时候,如果二房东仅仅是为了捞前期策划的钱就跑路,地方政府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现在地方政府的考量是,能够接受给二房东较低的月租,等到后续企业真正落地之后,再来讨论落地补贴的事。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招商难也就算了,税返政策还被取消了,单纯靠着招商人员的三寸不烂之舌,根本就引不来几家企业。
现在,企业不仅关注园区本身的条件,还会考量该区域的产业生态、经济状况,以及资源禀赋。甚至,租金价格也会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
如果二房东继续沿用对外出租的传统商业模式,妄图以此来吸引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发展,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在当前市场普遍追求低租金的大趋势下,二房东的利润空间正在收窄,钱越来越难也就成了必然。
在方升研究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平台公司的身上背上了固定投资额的指标。面对沉重的绩效压力,平台公司是很难在当地完成指标的。
因此,他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那些经济发达、产业发展好的城市,寻找到有增值潜力的优质资产,进而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
所以,优质资产是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的,这对于二房东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机会。
可现实情况不容忽视,园区的空置率在持续攀升。高空置率背后,也就代表着整体资产价值的缩水。
针对平台公司对优质资产的迫切需求,二房东完全可以通过轻资产运营把园区的出租率做高,以此来提升整个资产的价值。
资产价值提升过后,再通过公募、私募、大宗交易等渠道,将其出售给平台公司,实现增值部分的变现。
这对平台公司来说,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不仅能够大大减轻平台公司重资产开发的压力,还能带来稳定的租金收益。
作为轻资产运营方的二房东,同样也能从资产增值中分得一杯羹。相较于单纯的月费收入,这笔收益会更加可观。
可是,通过产业运营提升资产价值并不容易。目前,不论是公募还是私募,这条资本退出的路径都还不够顺畅。
最为关键的,是二房东需要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产业运营能力。现在,招商已经变成了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
企业在选址时,除了希望园区能够提供日常的运营服务之外,还需要其具备市场对接、产业生态构建、金融融资这类专业的运营能力。
对于二房东来说,想要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产业运营服务能力是二房东们必须做出的选择,也是他们最后的生存机会。